2020/21年度美国大豆作物品质及市场展望研讨会

2020/21年度美国大豆作物品质及市场展望研讨会

2020年的美豆收获季已近尾声。截至11月18日,18个美豆主产州的大豆收获进度已达到96%。伴着收获的乐章,每年11月中旬,美国大豆出口协会(USSEC)都会举行一项传统的市场服务活动——美国大豆作物品质及市场展望研讨会

1990年代中后期起,美国大豆产业率先在中国举办“大豆市场研讨会”,邀请美国大豆农场主、专业市场分析人士、国际粮食贸易企业的代表来华,就市场供求形势、大豆豆粕价格趋势、大豆贸易惯例等话题,与中国的行业伙伴进行深入探讨。 

随着中美两国间大豆贸易的不断扩大,2000年以来,美国大豆产业组织又将“作物品质报告会”带到了中国:把从1980年开始委托专业调查检测机构对刚刚收获的作物进行抽样分析的翔实数据,以最快的速度与中国的大豆买家分享,以及时了解当季作物的品质特征。 

可以说,品质报告+市场研讨=全面了解美国大豆品质状况和供应形势。

至今,美国大豆作物品质及市场展望研讨会已经持续举行了二十年,一直得到中国的大豆贸易企业、行业协会、政府主管部门的鼎力支持与踊跃参与。闲言少叙,咱们马上来看看今年大会的精彩回顾。

BEI_0972

欢迎辞

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大中华区首席代表张晓平先生首先欢迎各位嘉宾参会。他表示,美国大豆产业始终珍视中国市场,支持中国实现可持续的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决心一如既往。

BEI_0749

上任不久的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农业贸易处主任韩安睿(Erik Hansen)先生在致辞中说,尽管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战,中美两国在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签署以来,农产品的贸易量取得了明显增长,尤其是2020/21年度的美豆贸易势头非常强劲。

BEI_0762

今年,美国的农民代表和行业专家因为疫情的影响无法来到会议现场,他们的分享都以远程连线的形式进行。

美国新季作物生产和农场经营

美国大豆协会董事杜宝德(Brad Doyle)先生位于阿肯色州的家庭农场已经有约100年的历史,目前由三代人共同参与经营管理。除了农场,他还经营着一家大豆育种公司,他的妻子拥有食品级大豆博士学位,对豆腐、纳豆等流行的豆制食品十分了解。

杜宝德先生介绍说,阿肯色州每年的大豆种植面积约有330万英亩,州内的家禽饲养产业较发达。这里的铁路、高速公路及水路运输四通八达,节省了大豆的运输成本。他通过视频画面,向与会者展示了农场上的大豆育种区、灌溉设备和粮仓等设施。

在作物品质方面,杜宝德先生表示,尽管目前判断单产水平还有些早,但可以确定的是大豆品质非常好,凭借蓄水与灌溉设备,农场克服了八月干旱天气的影响。他期待着能将优质的大豆产品送到中国的买家手中。

BEI_0847

美国新季作物品质调查报告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Seth Naeve向与会者报告了新季美豆的作物品质调查结果。2020年的美豆品质调查是基于对1,285份样品的分析做出的,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的方法(NIRS)进行蛋白、油份和氨基酸含量的分析,并通过计算各州和区域大豆产量数据,用加权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出区域和全国的平均品质数值。

今年,艾奥瓦、明尼苏达等美豆主产州的播种进度都早于往常,为良好的单产创造了条件。但不利的是,严重干旱及玉米带中心地带的极端天气,极大影响了单产水平。大豆品质对环境因素十分敏感。在六月降水量较大以及八九月干旱的地区,大豆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总体来看,今年美豆的粗蛋白含量有所下降,而含油量明显提高。详细数据如下:

Picture1 Picture2 Picture3 Picture4

美国大豆全球供需展望

美国IHS咨询公司副总裁、高级经济学家Ken Eriksen先生表示,新冠疫情抑制了2020年的全球产出及出口,预计2021年经济会强劲反弹。

美豆潜在单产降低、国内消费强劲、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执行、巴西旧作大豆结转库存告急、南美干旱、巴西播种延迟、全球经济恢复等诸多因素,都影响着美豆的供需前景。美豆单产降低、出口和本土压榨需求强劲,导致期末库存达到历史最低水平。预计强劲的大豆期货价格可保持到2021年3月。

供需1

疫情期间,美国大豆的供应链及物流渠道展现了良好的灵活性。通过结构的调整、平衡灵活性与燃油效率、适应社交距离等措施,实现了有效且持续地将大豆运输到海外市场。随着大豆收获基本完成、新一作物年度开启,美豆作物累积出口量超过常年水平; 美湾中部和哥伦比亚河大豆港口的发运量也创下了历史纪录。

供需2

细分豆粕的营养价值

豆粕在全球蛋白粕消费中占据了70%的比重,被业界称为“植物蛋白的黄金标准”。美国大豆出口协会畜禽及饲料技术主任韩彦明博士指出,实现饲料原料价值的最大化,需要在有效满足动物的营养需要与降低饲料成本之间取得平衡,追求最佳的经济回报。

传统上,粗蛋白的含量高低是豆粕分级的主要依据。不过研究已经证明,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并不科学。因此,粗蛋白的概念在动物营养学中正在被弱化,现代饲料的配方越来越注重充分利用豆粕的可消化氨基酸水平。除了提供蛋白质,豆粕也是重要的能量来源。

不同产地的豆粕营养品质不尽相同。韩博士通过介绍不同来源国的原料大豆损伤率、进口大豆对毛油酸价的影响、不同研究机构的有关豆粕氨基酸含量分析、豆粕的家禽代谢能、豆粕的蛋白和氨基酸消化率、豆粕的猪标准回肠氨基酸消化率和代谢能等研究比较结果,以及一项最新的荟萃分析报告,向与会者讲解了来自美国、阿根廷、巴西、印度等国豆粕的价值。

总结来看,美国豆粕蛋白略低,但单位蛋白所提供的必需氨基酸高于其它大豆产地的豆粕;美国豆粕含较高的磷、较低的粗纤维;美国豆粕有较高的蔗糖含量,以及较高的蛋白质/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消化率,从而也含有较高的代谢能。除了豆粕本身的价值,美豆还通过可持续的农业实践、优质的仓储、高效的物流和一流的服务,为全球客户提供独具优势的外在价值。

BEI_1004

中国生猪养殖产业市场现况与展望

中国农业农村部猪肉全产业链监测预警首席分析师朱增勇先生重点介绍了中国生猪养殖产业的现况与展望。

近来,中国的生猪产能持续恢复,优势产区恢复速度较快;一体化企业通过自建、合资、代养、收购和协议全力尝试复养扩产,加大资源占有力度。生猪养殖相对集中在中原农区,经济发达地区逐渐退出主产省,西南和东北地区生猪养殖地位逐渐显现。可以看到,生猪养殖布局受饲料原料供给影响,生猪主产区向粮食主产区转移;同时,城镇化发展与环保政策,也影响着生猪养殖的发展格局。

价格方面,政府通过多频次持续投放储备猪肉与增加猪肉进口等措施进行调控,预计四季度猪价将继续回落;加上年末生猪存栏有望恢复到3.9亿头左右,预计到2021年下半年,猪价有望回归常态。

朱增勇先生对生猪养殖的中短期发展进行了展望,要点包括:产能持续稳定恢复,饲料需求增加,成本上涨;母猪存栏结构逐渐调整;生产和屠宰布局优化;抓住政策激励求发展;疫情防控的长期性;盈利周期延长等。

BEI_1065